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苏联如何提升工作积极性?
1996年8月9日,叶利钦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开始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那么,苏联当时是如何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呢?答案很简单——没有办法。
叶利钦曾担任过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还曾担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在担任莫斯科市第一书记期间,叶利钦全力推动了提高百姓工作积极性以及反腐败的改革。然而,尽管他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实际效果却甚微。
展开剩余83%他的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对莫斯科33个区委书记中的23个进行了更换,并且撤掉了市内务局和克格勃等多个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即便如此,叶利钦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制度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改革成效有限。
一次失败的电脑经历
回想起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购买电脑,那真是一段极为坎坷的经历。高中毕业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玩游戏,便委托一个同学帮忙买了一台电脑。这个同学虽然是我的朋友,但他的选择并不靠谱。他找了一个在电脑城认识的所谓“熟人”来帮忙,结果这位“熟人”刚刚开了个店,连员工都是刚招募的。
起初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买电脑在哪里不一样呢?然而,事实却远比我想象的糟糕。这台组装的电脑刚带回家几天,就开始出现死机和黑屏的故障,几乎无法正常使用。那时的退货政策几乎不存在,我只能不断拿去修理,几乎每两周就要去一次。
关键在于,我完全不知道电脑故障出在哪里,只能一一更换配件。经过两个月的折腾,甚至连我的朋友都开始不耐烦了,最后强行要求修好这台电脑。最终,他们将大部分配件都更换了,等于重新装了一台电脑,才彻底解决了问题。
多年后,我得知,这家电脑店在开业不久后就倒闭了。原因很简单:这位“熟人”根本不懂如何经营一家店,他对员工极其苛刻,动辄训斥,甚至要求每个人每月组装一定数量的电脑,否则就会扣薪。这些低工资没有奖金,员工之间经常与老板发生冲突,最终集体辞职。而我那台被修理了无数次的电脑,恐怕就是其中某个员工故意搞坏的,想通过故意损坏来让老板头疼。
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制度问题会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会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你即使再怎么强压,也根本无法改变这一点。
工作时间长,但效果差
在改革开放之前,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以中国为例,直到1995年才实行双休日制度,以前每周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虽然工作时间长,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以电影《半夜鸡叫》中的情节为例,长工被迫在天还未亮时就到田里劳作,但即便如此,工作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意义。长工们如果心中不满,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拖延工作进度,根本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即使你让他们整天呆在田地里,也无济于事。
苏联的农业视察与问题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著名的领导人之一,他最喜欢在全国各地的农场进行视察。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让他感到失望。一次,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郊区的一处农场视察时,看到农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他大力赞扬了当地的官员。但在返回克里姆林宫的路上,赫鲁晓夫突发奇想,让司机改变行车路线,走一条乡村小路,看看真实的农场状况。
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地方官员措手不及。当车队进入一处真正的集体农场时,赫鲁晓夫看到的场景令人震惊:田地里稀稀拉拉的庄稼,农民们有的懒散地工作,有的干脆坐在一旁抽烟或聊天,甚至一些年轻人在打情骂俏。赫鲁晓夫大怒,严厉批评了当地官员,并表示要对他们进行处分。
然而,回到克里姆林宫后,赫鲁晓夫并没有做出实际的处分。他显然明白,这种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苏联的农业问题,根本上是由于人民工作积极性不高所导致的。
苏联农业的困境
苏联在农业上的投入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甚至超过了美国。例如,坦波夫州在1968至1978年间,投入了约3亿卢布,用于建设75个大型的畜牧业综合体。但奇怪的是,尽管投入如此巨大,坦波夫州的农业产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牛羊的数量连续四年减少,牛肉、牛奶和羊毛的生产都出现亏损,甚至在1975年,坦波夫牧业联合公司单独就亏损了6000万卢布。
在1971到1975年期间,坦波夫州对农业的固定生产基金投入翻了一番,但由于农民工作积极性低,整体农业产值仅增长了1.3%。这一问题在苏联各地普遍存在。
管理与体制改革
戈尔巴乔夫回忆道,他的上级安德罗波夫曾花了很多精力来推动反低效率的运动,强调加强职工的劳动纪律。但戈尔巴乔夫对此感到困惑,认为这些微小的事情不值得如此重视,应该由地方政府、工厂和农庄自行解决。
然而,安德罗波夫却拍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明白这件事有多重要了!”
确实,消极怠工已经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甚至足以摧毁这个庞大的国家。被誉为“苏联邓小平”的安德罗波夫,开始推行体制改革实验,尝试引入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推行承包作业队的制度,并且赋予工业和建筑业的工厂管理人员更多的权力。然而,他的改革未能持续下去。年仅70岁的安德罗波夫在执政仅一年后就去世了。如果他能够活得更久,或许苏联的命运将会有所不同。
声明:
本文参考了相关历史资料,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删除。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配资炒股平台官网-配资公司排行榜-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