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的清晨
睡眼朦胧地拿起手机
“导师:☎️未应答”
大脑CPU强行启动ing
(虽然其实还没醒,但是)
“可以醒!”
近日
有同学分享了自己
与实验室同学的对话日常
展开剩余91%网友:“研究生有自己的‘清醒剂’”
评论区网友纷纷分享
自己“锻炼”出的
全方位“辨别”导师的神奇本领
网友:“你我都是‘躲猫猫’冠军”
一声“导师来了”
研究生们开启了一天的科研日常
然而你以为的科研画面是
冷静地推演公式
优雅地操作、计算数据
实际上
👇
所有实验器具
都是我的“宝宝”
研究生“哄”实验现状
所有实验器具都是
世界上最厉害的“宝宝”
“你们要加油哦!爱你们~”
遇到笨“宝宝”
不要生气
切记“不以鼠喜,不以鼠悲”
实验遭遇瓶颈的时候
也会委委屈屈地
“小发雷霆”
当我连续做了几天实验
室友:“十堰有什么好玩的?”
我:“实验?什么实验?”
“战友”间
心照不宣的支援
除此之外
一位同学还分享了
向实验室“兄弟姐妹”
借材料的日常
网友:“不敢想象你的毕业致谢将有多长”
其他同学也分享起了
互帮互助的温馨日常
急需的瓶瓶罐罐、试剂耗材
是“战友”间心照不宣的支援
关键时刻
只需要问一声
“谁有材料吗?”
“我有,尽管拿~”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正是科研的魅力
当历经实验“奋战”
终于拿到结果
......
“5克绿茶中提取出11克咖啡因”
老师:我想不明白
还有的同学“倒反天罡”
“在杀死细胞实验中
细胞成活率102%”
“实验结论是建议多吸尾气”
......
(以上均为离谱结论,请阅后即忘)
明明是按照老师演示的流程
一步步
小心谨慎地操作着
可结果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科研的历程
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遇到坎坷与瓶颈时
或许会沮丧
会难过得想要大哭一场
一位同学分享
导师在自己因实验失败而沮丧难过时
发来的温暖信息
放松心态,调整步伐
“身体不舒服了就先好好睡一觉
饿了就好好吃一顿”
大家共同讨论
静下心来思考
又能“满血复活”
科学研究
不正是在无数次跌倒与爬起中
在不断尝试与修正后
开出花朵的吗
每一次的失败
都在为最后的成功铺垫
或许那个困扰很久的问题
就在某个瞬间
茅塞顿开了
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正是科研的魅力
把科研的根
扎在泥土里
科研的魅力不仅在于
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的“恍然大悟”
还在于当把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
科研理论或实验的成果
应用于实践
并产生价值或效益时的振奋!
发布于:北京市盛达优配-配资炒股平台官网-配资公司排行榜-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